这是一出中国式喜剧。全球金融危机严冬中,依靠受危机影响最甚的纺织品、小商品出口,中国专业市场竟然坚韧地萌发出春意;这又是一出中国式悲剧,在市场法制建设滞后,产品多处在产业链低端,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的同时,中国专业市场发展依仗的也许仅仅是创业者的热情和梦想。
悲喜之间,摆在面前的是一个中国式悖论,突破悖论的是什么?政府的力量?企业家的力量?抑或是学者们挂在嘴边的制度的力量、创新的力量?本报记者团走访多个中国专业市场,试图为中国专业市场的发展寻找一条“新丝路”。
“我只能给半个小时。”电话那端,盛红明语调果断。尽管只是一个小镇的书记,和他“约会”还真有点不容易。他是一个忙人,忙着打造中国纺织业重镇——吴江盛泽的新“丝路”。他所管辖的这个运河故道边百余平方公里的小镇,汇集了2300多家纺织企业、6000多家纺织品贸易公司;10万无梭织机,超过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三地总和。
“百树维桑半顷麻,每和烟雨掉缫车。”晚唐诗人陆龟蒙寓居吴江时,对当时丝绸业的现状,作了如是描述。而1950年的《盛泽镇工商联商店登记册》,则洋洋洒洒记录了当时的盛泽纺织业繁荣景象,泛黄的纸张,近千家纺织商店,繁华景象跃然纸上。如今,年产各类纺织品85亿米,“可为全世界每人提供1米多布料”,盛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布庄”。
1.一瓶“盐水”度危机(成就篇)
“金融危机中,盛泽没有一家企业倒闭。”11月18日,接受本报专访,落座甫定,盛红明满面笑容,侃侃而谈:“其实,大部分企业被资金困住了,‘只差一瓶盐水’,设法给它补上,也就可以活过来。”
“仓单质押”,是这位小镇书记想出的“急救办法”。动用政府资信,游说几家银行,让盛泽企业库存纺织品变现,“不仅乙二醇等纺织原料,包括化纤丝、白坯布等都可作抵押物”。质押的产品还可在交易所挂牌销售,商家可以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不再迫于资金压力亏本“割肉”。这种方法在金融危机当口凑了效。
“别的企业倒下的时候,我们挺住了;别人东山再起时,我们已遥遥领先。”盛红明说到此有点激动,“不少企业趁着金融危机的大好机遇,迅速迈开扩张步伐。”
“盛泽人除了纺织业,就不会做别的。”他告诉记者,不少盛泽人在当地也做过其他类型的企业,但往往“半途而废”,回头再做纺织业,才又重新活过来。
这位西装革履的“老盛泽”,说起盛泽,言必谈史:盛泽居民自古就有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传统,夫织妻络、父业子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成为集织丝纺布、贸易物流为一体的产业中心,与苏州、杭州、湖州并列为中国“四大绸都”,被誉为“日出万匹,衣被天下”。
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今年1至10月,盛泽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1%。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纺织业受到冲击最大,盛泽不但生产总值没有同比下降,相反还有增长,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据介绍,盛泽有“三驾马车”引领整个纺织市场,也就是盛泽镇政府、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以及上市公司东方丝绸股份有限公司。面对记者,盛红明毫不隐讳,盛泽将打造系列纺织企业“航空母舰”。“到2012年,盛泽要达到‘三个1000亿’。即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市场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网上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盛红明雄心勃勃。
据盛红明介绍的情况,今年,盛泽在建规模型工业项目共135个,总投资额达到73.6亿元,其中超亿元的项目有12个。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中,盛泽逆势而上,仍然以化纤产业,支撑了“绸都”名望,成为吴江经济发展坚韧的增长级。
2.两亿“订单”彰实力
4平方公里的东方丝绸市场“盘踞”在盛泽老城区,接近年底,商旅熙攘,生活红火。
“我们的订单已经订到明年1月了,如果你要订,最快也得明年1月中下旬。”东方丝绸市场内,一家嘉兴提花制造公司的店铺老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盛泽南三环路上,随处可以看到一处处的工地,金融危机似乎离这里很远。“今年我们一个人看管32台织机,明年一个人要看管48台。”在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里,稀疏的员工来回地照看着“吐出”一卷又一卷白布的崭新织机,董事长施清岛对此场景显然十分满意。
“这是第一批,还有一批500多台织机要安装。”施清岛指着厂房另一边忙碌的人群介绍说,“那些是日本津田驹的员工,安装调试的那些织机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喷水织机。今年3月,我去日本津田驹买织机的时候,他们全球销售部经理十分激动,如果今年没有订单,他们就要下岗,我们成了大救星。”施清岛价值2亿多元的超大订单,如雪中送炭,挽救了日本企业津田驹。
记者调查发现,在盛泽,福华织造不是惟一逆势扩张的纺织企业。苏州民营经济的“领头羊”,恒力集团也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瞄准国内刚刚起步的工业纤维市场,看准时机上马20万吨工业丝项目。“由于原材料价格降低,恒力原计划投资20亿元的项目只花了13亿元,未生产就‘赚’了7亿元。”12月1日,再次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盛红明语调从容。
“今后3年内,盛泽将通过高起点有效投入实现纺织产业规模化,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要在现有40家的基础上力争翻番,达到80家。其中,恒力产值要力争超过200亿元,盛虹要力争超过150亿元,鹰翔、新民两家则要超过50亿元。”盛红明透露。
3.“五方杂处”成集群
吴江盛泽本地人口12万,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却有15万,五方杂处,福建人、四川人、东北人围绕一个纺织链,汇聚盛泽。是这些“头脑像飞梭一样快”的商人使盛泽海内的纺织霸主地位无可摇撼。也正是这群天南海北搞纺织的业主,才使盛泽这个传统小镇得到空前的产业集群。
“这里有产业集群、流通优势。”12月2日,向兴(中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江闽南商会理事长黄志向颇有感慨。他和父亲去过许多地方考察,最后来盛泽投资、从事纺织生产和贸易,“因为这里软硬条件比较好”。
“集聚度成就了盛泽,这里的成本比其他地方低。”12月1日,江苏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丝绸市场)总经理陈凤根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由于盛泽的产业高聚集度,商会可以与供货商进行价格谈判,形成成本优势。”
陈凤根告诉记者,2000年时,吴江曾经一次性购买喷气织机3800台,由于采购量大,价格砍下来不少。“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对供应商的诱惑无法阻挡。”
“在这里做交易最划算,客商不得不来。”东方丝绸市场常务副总经理王涛说,“盛泽纺织业已初步形成一条从缫丝、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制成品的产业链,集研发、生产、市场、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配套体系。密集的产业优势、完善的产业链条、强大的辐射能力、形成了盛泽‘鹤立鸡群’的优势。”
“从全国范围来说,盛泽是纺织产业最集中的基地,其他地方没有盛泽这样完善的产业链,没有这么明显的集群效应。”施清岛的看法相同。
记者了解到,盛泽2008年市场交易额达到581亿元,连续3年获得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交易额第一名,其周边的无锡、嘉兴等地,也纷纷建设了自己的纺织市场,但均无功而返,没有对盛泽的纺织业造成实质性威胁。
4.微笑曲线待抬升(问题篇)
事实上,金融危机中“坚挺”的盛泽正面临升级抉择。这一点中共吴江市委书记徐明十分清醒:“目前,盛泽镇正大力解决纺织业的升级创新问题。”
11月18日,他接受本报专访时介绍,东方丝绸市场主要做胚布、原材料,成品不多。与浙江绍兴的柯桥相比,盛泽产量大,但是最终产品比较少,“印染这一环节发展欠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要避免恶性竞争,只有走企业升级、产品细分之路。”徐明肯定道。盛泽镇华佳集团主攻弹力真丝面料,新民科技重点打造20万吨直熔纺项目,福华世家引进1000台国际最先进的织机。据盛泽镇经济服务中心统计,盛泽50家主要纺织企业产品差别化率已达到80%。
“在产业的发展中,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中间是制造,一端是研发,一端是销售,两端朝上。我们的纺织企业要更加注重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做好研发、销售,不断提升研发设计能力,着力提高市场拓展水平,实现由‘两端在外’向‘两端在内、一头在外’转变。”对于盛泽的纺织业创新升级,徐明描绘出了形象的发展曲线。
“最痛苦的是没有印染。”黄志向透露。他希望政府可以帮助企业做到“研发一条龙”。由于研发成本高、花费时间长、保密工作难做,不少企业都不愿意参与印染研发。与绍兴柯桥相比,印染一直是盛泽的软肋。
“盛泽要‘腾笼换鸟’,将制造部分适度转移,让微笑曲线笑起来,与民营纺织企业一起笑。”徐明认为,吴江必须下定决心突破印染这一“瓶颈”,强制性淘汰落后设备,提升纺织附加值,形成强大的市场动力。
印证了徐明的说法,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钟永林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坯布市场”的形象让中国东方市场行业竞争力下降。目前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绝大多数以白坯布为主,成品布交易已经成为生产的软肋。
5.国际发展缺“话语”
“盛泽丝绸价格指数为100.53点,与前一周基本持平……”12月6日,东方丝绸市场一楼大厅,电子大屏幕公告了盛泽一周的交易行情。这就是“盛泽指数”。此前,已经有40余家“盛泽织造”企业进入到2009法国巴黎秋季面料展展厅,成千上万的盛泽织商到欧美日韩开拓销路。可是,“不安分”的盛泽人一直尝试冲击现有的生存边界。“在中国得了100分,而在国际上,还只有50分”,忧患、忧虑落在年轻的管理者心里。
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话语权。
“假如外国客商来中国买苹果,原定标准是100克,我们就按照100克来生产。可人家发现我们的苹果出口威胁到他们当地企业利益,于是就改苹果的标准为98克。”盛红明这样比喻话语权,“盛泽必须改变这种局面,打造行业标准,取得价格话语权。”
记者调查了解,盛泽纺织业基本上是以生产链的形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与美、日、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盛泽纺织业主要集中于纺织坯布的生产,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底层。“纺织机械主要依赖进口,面料设计研发、品牌运作能力比较弱,直接制约了盛泽纺织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享受到的实际利益远没有想象的多。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盛泽纺织业原有优势正不断丧失。”专家分析指出。
在盛红明看来,要改变这种状况,维持盛泽纺织业的优势地位,就必须取得纺织业的定价权。首先要从原材料市场做起,要参与到资本定价当中。“东方丝绸市场之所以要建交易平台,就是为了抢占定价权制高点,使东方丝绸市场形成真正的定价中心。”盛红明说。
“利用电子商务产生中国价格。”作为盛泽纺织业“少壮派”代表的王涛表示,凭借盛泽强大的纺织产业,完全可以形成纺织业的技术、研究中心和纺织业的资本中心。
“盛泽的纺织表面上看蛮强大,但透过表面,和一个大厨房相似。原材料是大米、蔬菜,价格是卖米卖菜的说了算;菜做好,菜价是吃菜的人说了算。盛泽的纺织业充其量只是在做大厨。”王涛说。
6.华尔街梦需政府力
“与上海拼银行、拼股票,苏州肯定拼不过。”在王涛看来,苏州不应该放弃加工业发展,因为一旦放弃,GDP就会迅速下降。苏州应该追求更合理的GDP、含金量高的GDP,通俗来说就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则意味着商业模式变更。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造出苏州的原材料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价格中心。”王涛说,“依托纺织业的巨大优势,打造出一个产业金融帝国,盛泽的目标应该是做纺织业的‘华尔街’。”
谈到纺织业“华尔街”,王涛认为,苏州市发改委应该重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纺织业、电子业、化工业等几大产业是苏州的立命产业。苏州应该对上述几大产业进行整合,整合成大宗原材料商品交易市场,形成原材料价格中心,取得市场话语权。
“盛泽的财政收入占吴江的20%多,但自己能支配的十分少。”钟永林告诉记者,“除了城市规划落后,盛泽纺织业集群的集体效率同样偏低。”
钟永林介绍,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大于合作,多数纺织企业对于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逐渐下降,产品市场周期因模仿、抄袭等行为蔓延被迫缩短,整个产业集群表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很重要,政府在推动东方市场价格指数形成中,要起主导作用。”钟永林表示,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将尽量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渴望的是一个升级版的东方市场,盛泽虽小,但它的定位不能仅仅限于吴江的盛泽,它应该是苏州的盛泽,江苏的盛泽,中国的盛泽,甚至成为世界的纺织之都。”黄志向认为,盛泽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世界纺织之都。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相关资讯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世界布商大会
- 202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大盘点——十大新闻事件-纺织服装周刊
- 新华社刊发:“老”纺织“新”力量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资讯排行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希望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强盛-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武汉时装周之今日非遗,变化中的新生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
- 新华社刊发:“老”纺织“新”力量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向“新”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纺织服装周刊
视觉焦点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
- 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纺织服装周刊
-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向“新”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202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大盘点——十大新闻事件-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纺织服装周刊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