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中国羊毛衫名镇”的毛织神话在一针一线中织就,但是靠着大量双手织就的毛纺织行业近几年却遇到了“民工荒”,今年的情况似乎更加糟糕。
虽然缺工是事实,但让毛织厂老板稍感欣慰的是,时下三月,毛织厂生产的旺季还没到来,比起鞋业、家具、服装等传统密集型产业,毛织厂的招工要安静得多。
难能可贵的是,在与“民工荒”博弈的过程中,有的毛织厂已经找到了一些破解之道。
1最低返工率
大朗最大的毛织厂颖祺厂春节放假前有2000名员工。在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只有不到600名的老员工回来,有的部门甚至一名员工都没有回来。全厂老员工返厂率还不足30%,是历年的最低点。与颖祺厂相隔不远的大朗英伟厂的回厂率也是不足30%。而此时,半天内已经转过10家毛织厂招聘台的胡新宇还继续在其他毛织厂门口溜达着“进厂再等等看吧。”
最大毛纺厂的“慰问信”
新年后的每天晚上,茂荣集团行政总裁曾天仁的手机上,都会准时收到集团人事部门发来的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包括老员工的返工数以及新近招工人数。
香港茂荣集团旗下的颖祺厂是大朗最大的毛纺织厂。去年放假前,全厂有2000名员工。
按照惯例,在每年放假之前,颖祺厂都会将一份涉及“新年回不回厂”的调查问卷发到每名员工手中。今年的调查结果与往年差不多,有70%的员工表示愿意节后再回来。但曾天仁还是有些忐忑。这位曾与省委书记汪洋直接对过话的总裁,没有忘记提醒员工回来的事。
就在员工离厂的第二天,颖祺厂行政部门就起草了一份春节慰问信。名为慰问信,实为提醒员工回厂的信。很多远地方的员工,人还没到家,信已经到了。
结果,曾天仁的担忧成了现实。在正月初八上班的那一天,整个颖祺厂只有织机部以及行政部的五六百人到岗了。返工率不足30%,是历年来的最低点。
大朗另一家著名毛纺织厂英伟厂的境遇也好不到哪里———该厂原有600多员工,春节后却只有200人返厂。
英伟厂厂长王建国说,长期以来,毛织厂员工返厂率一直很低。他把其中原由归于“其他企业过年放假还会压员工一个月工资,员工回不回厂,还要掂量下划不划算,可大朗的毛织厂过年时从不压员工工资,回不回厂,员工已是毫无后顾之忧。”
今年员工返回率偏低,对此,大朗毛织协会副秘书长叶建华表示,这两年,江西、湖南、广西等地逐渐也出现了一些毛织厂,而大朗镇的毛织工人主要也来自这些地方,虽然大朗的工资比当地高出两三百元,但长期与家人分开以及春运期间回乡极其麻烦,这些工人更愿意留在家乡打工。
保安也要出去“抢”人
曾天仁说,颖祺厂今年正常的用工需求是3000人左右,但节后只有600人返回,由于人手不足,正月初九,颖祺厂除了毛衣生产第一道工序的电脑织机部开工外,其他工序无法复工。“多余的人,甚至连保安都开始外出招工了”。3月2日,该厂保安开了两部车去东莞东火车站“抢人”,一小时候抢了8个人,这在曾天仁看来是个喜讯。
正月初九以后,曾天仁每天都在有关招工的会议和文件中度过。除了招新人,他想到最多的是如何劝说老员工及时回厂。“我们起草了一份回厂奖励书,凡是老员工在3月8日之前回厂的,都将会给予半年每个月几百元不等的奖励”。仅此一项,颖祺厂就要支出250万元。
奖励书很快通过电话传达到全国各地的老员工耳中。到3月2日,加上新招聘的400多人,颖祺厂已有近千名员工到厂,但离3000人还有2000人的距离。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是,已在厂里的近千名员工随时可能会走。
英伟厂厂长王建国说,现在常遇到“裸”着进厂的员工。“人在这个厂呆着,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个厂,稍有不顺心就立即离厂消失”。王建国说,这在6年前想都不敢想。“那时候,工厂招工基本上不用走出厂门,门口天天有一批又一批的人前来询问要不要工”。在他看来,“民工荒”难就难在一个“钱”字上,只要珠三角这边把工资待遇提高些,不愁引不来工人。
咨询10家厂,还要“等等看”
工厂挑工人的时代随着“民工荒”的到来而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工人挑工厂的时代。
3月2日中午,大朗高英精英毛织厂大门口,90后打工新兵胡新宇正向招聘人员打听待遇。当得知与原来工厂待遇相当时,胡新宇扭头便走。这已是他半天内咨询过的第10家毛织厂了。“希望待遇比原厂高点。现在不是缺工嘛,再等等看,我还不急着进厂。”
观望的求职者不止胡新宇一人。记者在大朗毛织厂比较集中的巷头巷尾两个社区,见到不少不带任何行李骑着自行车四处找招聘台询问待遇的男女,他们的心态也是“再等等看”。
2我们在淡季
3月是毛织生产的淡季,毛织厂老板们在等员工的同时,也在等订单。走在大朗命名为毛织大道的街道上,林立的毛织厂招牌之下异常冷清。老板们或关着门或懒洋洋地坐在店内,这与家具、鞋业、服装等行业热闹招工的情状相比,犹如冰火两重天。
大厂提前储备员工买安心
毛织厂因为其产品有着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每年3月是最淡的时候,4月、5月生产量有所提升,但到了6月、7月又进入淡季,接着8月、9月产量又开始回升,然后从10月到次年2月都是生产旺季。
正因为此,大朗的毛织厂老板在其他各处纷纷喊“民工荒”时,并不慌张。曾天仁说,他本不必大费周章地招工,完全可以等员工回来,或者过阵子再招工,可因为订单已经排满了,还是想早点把工招满了,“花钱买个安心。”他很乐观地说,到了这个月月底,至少会有1000名老员工回来,新招的人肯定也会有上千人。
曾天仁的乐观来源于工厂的人性化管理、酒店式的装修。这家犹如五星级酒店的工厂配有免费球室、KTV室,灯光球场,“宿舍分空调和风扇两种房,由员工自由选择”。
英伟厂也在等待,王建国说,那些观望的民工肯定要进厂的,等这段“荒”期过了,工厂不愁招不到人,尤其是口碑比较好的大厂。
小厂关门等订单和员工
在大朗不足七公里的毛织大道上,毛织厂招牌林立,有三四百家之多。3月2日下午,这条窄窄的马路异常冷清,几乎一半的毛织厂关着门,即便是开着门的,也只有孤零零的看厂人。
经过30年的发展,大朗镇有毛织企业3000多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00家左右,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毛织大道上只有十几台原始手摇织机的小工厂。这些小加工厂,主要依靠大厂的分单维持生计。
在大朗高英村开了家毛织厂的河南信阳人张进虎靠在沙发上,几层楼的厂房车间只有他一个人在大门口看着。一张写着招聘的红纸贴在厂门口,很扎眼。旁边的小毛织厂都关着门。
张进虎的厂放假前有百名工人,可当他2月28日回大朗时,厂里只有不到10个人回来,甚至连掌管着车间钥匙的师傅都没有回,以致张进虎连自己的车间都进不去。“好在现在是淡季,也没有订单。就边等订单,边等员工了。”
张进虎来莞已20年了,他说,“那时来东莞打工,要凭关系才能进厂”。1990年,为了进家毛织厂,张进虎不仅请人吃了顿价值不菲的饭,还包了个300元的红包。7年前,他自己开厂当了老板,厂子主要做内销的货,要到下半年才有订单,上半年只能少量地从大厂拿点外包货来做。在他的记忆中,招人难是在2004年开始的,往后一年比一年难。
他说,小厂年初没有订单,再加上招工难,先关着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等到4月份,保准所有的小毛织厂全部开工了。“那时已不再闹‘民工荒’,订单有了,招人也好招了”。
3突破的方向
对东莞梦莱特服饰有限公司老板陈慧勇来说,他从德国进口的20台电脑织机解了他的缺工燃眉之急。一台电脑织机可替代30名工人,这相当于新招到600名工人。事实上这场生产工具的变革,成了大朗毛纺织企业缓解用工压力的方式之一。提前打响的产业升级转移也使得大朗毛织企业“民工荒”之下相对不慌。
一台电脑织机顶30个人
陈慧勇本来想趁4月生产高峰期到来前扩大招工,但近700名员工,春节后返厂的只有六七成,新进的20台机器成了“救星”。毛纺织行业普遍的说法是,一台电脑织机的效率是一台手摇织机的2.5倍,至少可以替代30名工人。
茂荣集团原先准备今年在大朗镇新建的厂区招5000人,后来决定引进电脑编织机后,招工人数降到了1000人。曾天仁说,集团现有570台电脑织机,一个人可以看护8台机器,人休息但机器不休息,大大提高了产量。“打算今年引进470台电脑织机,减少对用工的依赖”。
大朗镇主管毛纺织的党委委员林熙仿表示,面对缺工,大朗主要是鼓励毛织企业引进数控织机代替传统机械织机以减少用工。另外,东莞市外经贸局有负责人表示,为解“民工荒”难题,东莞市政府今年将用好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快传统技术改造。目前,购买机器已成为珠三角企业应对用工荒的主要措施之一。
产业升级和转移也是出路
目前,一些东莞毛织企业开始将部分订单生产从大朗镇往广东东西两翼或湖南、江西、广西等地转移,仅大朗镇到粤西茂名市信宜投资的毛织企业就有三四百家,粤东的海丰有一两百家,共有600家大朗毛织厂在外设有生产分厂。
林熙仿说,政府除提倡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外,也鼓励产业梯度转移,将一些较低附加值的毛衣转移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生产,把留在大朗的企业当成总部,更加注重朝研发、销售、物流等方面发展。
教师出身的湖北人倪国勇,就将他的企业定位为“哑铃式”发展,专注设计和销售,只保留必要的少许生产环节。倪国勇创建的安康兄弟公司将加工环节中的绝大部分转移给其他企业做,自己专注于设计和销售。安康每天推出20多个新款,建立大面积的版房(即样品房),并在北京、广州、香港、美国、英国等地设置了销售点。“我的车间工人很少,所以‘民工荒’对我们厂的影响就比其他注重生产的毛织厂来说要小得多。”
与安康注重设计不同的是,注重生产的颖祺厂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早在7年前,颖祺厂就陆续将织片、缝盘等劳动密集型前整工序转移到内陆城市。在曾天仁的卡片上,茂荣集团设在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份的11家分厂一一在列。
曾天仁说,东莞的企业到内地投资,在招工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那边招工形势比东莞好得多”。
声音
其他企业过年放假会压员工一个月工资,可大朗的毛织厂过年时从不压员工工资,回不回厂,员工毫无后顾之忧。
———英伟厂厂长王建国
小厂年初没有订单,再加上招工难,先关着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等到4月份你再来大朗,保准所有的小毛织厂全部开工了。到那时,订单有了,招人也好招了。
———小企业主张进虎
东莞企业到内地投资,在招工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那边招工形势比东莞好得多。
———茂荣集团行政总裁曾天仁
来源: 慧聪纺织网
相关资讯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资讯排行
- 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领导调研盛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质领2025企业谈|新乡化纤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向“新”求“质”,逐梦白鹭新篇-纺织服装周刊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纺织行业锻造竞争新优势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